隨著現代社會逐漸步入高齡化,如何保障家中長輩的生活及安全也成為擺在每個家庭面前的課題,隨著家中長輩年齡漸長,外籍看護的需求也在與日俱增。然而許多人對於申請外籍看護的條件及需要注意的事項等等仍是一知半解,本文挑選了幾個最常聽到關於外籍看護的問題來做介紹,讓你能夠用最短的時間了解申請外籍看護前一定要知道的重點。
文章目錄
Toggle1.外籍看護薪水總整理

聘請外籍看護的薪水到底怎麼算呢?相信這一定是許多雇主最關心的問題,究竟申請一個外籍看護每個月須要支出多少作為看護的薪水呢?現在就讓我們來為你解答。
1.1外籍看護薪水怎麼算?
外籍看護的基本月薪並沒有受113年至政府調整基本月薪影響,依然維持在20,000元。
- 基本薪資:20,000元/月。這是看護在正常工作時間內的固定收入。根據雇主與看護的合約,這一金額可能會有所調整,特別是當看護擁有更高的專業技能或經驗時。
加班費用
依政府現行規定雇主必須給予外籍看護每周1天的休假時間,若外籍看護工作滿一年則擁有每年7天的特休,若雇主要求外籍看護在休假日上班則需支付加班費。加班費以薪資/30天做計算
- 加班薪資計算:假設一名外籍看護的日薪為20,000元 ÷ 30天 = 667元x每月4天假日=2,668元
總薪水計算
依外籍看護最低月薪20,000做計算
- 總薪水 = 月薪20,000元 + 加班費2,668元 = 22,668元
1.2外籍看護需要保險嗎?
照政府規定雖然外籍看護不適用於勞基法但雇主仍須盡基本義務,因此外籍看護也需要加保健保,健保費計算如下(以基本薪資20,000元計算):
健保費
自113年1月1日起,基本薪資調整為27,470元,外籍看護投保級距依據27,470元來投保。總額為1,755元,外籍看護的自付部分為426元,而雇主需負擔1,755元−426元=1,329元
職災保險費
雇主另需為看護投保職災保險費,計算也同樣照基本薪資27,470元作投保。費率為0.18%,每月需支付
27,470元×0.18%=49元
雇主支出總結
雇主在聘用外籍看護時,除了基本薪資外,還需支付這些額外的保險費用以及每月2,000元的就業安定基金
雇主每月支出如下:
- 基本薪資:$20,000
- 加班費::$2,668
- 就業安定基金: $2,000
- 健保費(雇主負擔):$1,329
- 職災保險費:NT$49
總計 = 20,000 + 2,668 +2,000+ 1,329 + 49 =26,043
雇主每月基本支出為26,043元
1.3外籍看護薪水有補助嗎?
聘請外籍看護對於許多家庭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政府也有提供針對外籍看護薪水的補助:,符合條件的雇主每月可獲得3,000元的補助,最多持續3年,最高可達108,000元,適用於111年8月10日至114年8月9日間聘請的外籍看護,因此有需要的雇主須於114年8月9日前提出申請。
申請條件有以下3點:
- 符合社會救助法規定之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
- 依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領取生活補助費。
- 依老人福利法領取中低收入生活津貼。
- 外籍看護吃甚麼?

許多雇主在聘請外籍看護時都有一個問題:外籍看護的生活起居到底該要由誰負責呢?下面我們就來探討這個問題。
2.外籍看護飲食誰負責?
根據《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理辦法》的規定,雇主在聘請外籍看護時須提供:1. 飲食及住宿之安全衛生、2. 人身安全及健康之保護、3. 住宿地點及生活照顧服務人員,因此雇主是有義務為外籍看護提供伙食的,伙食費應由雇主自行吸收。
2.1尊重外籍看護宗教信仰
外籍看護通常來自不同國家,有著獨屬於他們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可能對外籍看護的日常生活、飲食習慣以及工作方式有著重要影響。因此,尊重外籍看護的宗教信仰不僅是對他們生活方式的尊重,也是建立良好雇主與看護關係的重要基礎。
1. 飲食需求
許多宗教對飲食有特定的要求。例如:
- 清真飲食:穆斯林看護需要遵循清真飲食規定,這意味著她們不能食用豬肉及其衍生品,且所食用的肉類必須經過特定的屠宰程序。
- 素食主義:一些印度教徒或佛教徒看護可能會選擇素食或有特殊的飲食禁忌,雇主應尊重這些選擇並提供合適的飲食。
2. 祈禱時間
宗教信仰也會影響看護的工作時間。某些宗教信仰要求信徒定時祈禱,雇主應尊重看護的祈禱時間,並在工作安排上提供靈活性。
3. 宗教活動的參與
外籍看護可能會希望在特定宗教節日參加宗教活動或聚會,雇主也需與看護提前溝通達成共識。
2.2外籍看護飲食口味磨合
外籍看護通常來自不同的國家和文化背景,這意味著她們在飲食上可能有獨特的口味和習慣。對於雇主來說,理解並適應這些差異,進行飲食口味的磨合,不僅能古主與勞工之間的相處更加和諧,還能提升看護的生活滿意度和工作效率。
雇主應了解外籍看護的飲食習慣和偏好。透過與看護進行開放的對話來了解看護們的喜好和忌口,並嘗試了解他們的飲食習慣。也可以嘗試將外籍看護的飲食習慣融入到日常家庭飲食中,不僅能讓看護感到受到尊重,也可以為自己的生活增加一些新元素。若是雇主不太能接受外籍看護帶來的不同飲食習慣也可以透過溝通找雙方都能接受的平衡點。
與外籍看護的飲食口味磨合對於勞雇雙方的凝聚力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過程,這不僅能促進雙方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還能增強家庭的凝聚力。通過主動了解和適應看護的飲食需求,雇主能夠創造一個更加友好和諧的工作與生活環境,讓外籍看護在新環境中更快適應。
2.3各國看護飲食習慣大不同
前面說到外籍看護會因為來自不同國家或不同的文化背景而有各自不同的飲食習慣,下面我們就挑幾個比較常見的國家來做介紹,希望能夠幫助雇主們先行了解,並提前作準備
1. 菲律賓
菲律賓生活習慣較受西方影響,飲食習慣上也較能接受西方速食,平日主食為米飯,偏好酸甜及鹹味較重的食物。菲律賓勞工習慣用湯匙或手進食。在菲律賓傳統文化中稀飯是用於哀悼的食物,因此他們對於稀飯的接受度較低。菲律賓人民普遍教育程度較高,雇主大多時候可以使用英文與他們溝通。大多數菲律賓人是天主教徒,可能在周日時有上教堂的需求
2. 印尼
印尼的主食為米飯,平時飲食較喜好辛辣及香料。印尼屬於伊斯蘭國家,人民也普遍信奉伊斯蘭教,在他們的宗教信仰中對於飲食有嚴格的規定,普遍不吃豬肉,雇主在準備伙食時須特別注意,在準備食物時需詢問外勞的飲食習慣避免造成誤會,通常用手進食,雇主可能需要協助他們適應新的用餐方式。由於宗教信仰緣故,印尼勞工每天會有固定的祈禱時間,齋戒月時會禁食等等,都需要雇主與勞工在工作時間和飲食習慣上進行協調。傳統習俗上印尼人認為左手是不潔的,因此待人接物上應使用右手。
3. 泰國
以米飯為主食,喜歡酸辣口味及添加魚露醬等調味品,口味偏好上較為重鹹,習慣使用右手直接進食。泰國人較重視頭部,認為這是身體的最高部位,應避免觸碰他們的頭部;腳則是人體最低部位,應避免用腳掌對人以示尊重,泰國傳統習俗同樣認為左手是不潔的,在待人接物上需要使用右手。
4. 越南
越南以米飯為主食,早餐多以麵食或河粉為主,喜好鹹甜口味,且當地民眾通常不留剩菜,因此雇主若給越南勞工冰箱中的食物可能會被誤會為給他們剩菜吃,雇主應注意與越南籍外勞在飲食方面的溝通,以免產生誤解。越南因歷史及政治上較為複雜,雇主應盡量避免與越南勞工討論越南政治問題,以免造成誤會。
- 外籍看護住那裡?看護居住常見問題一次看

看護工作通常需要看護貼身照顧長輩或病患,因此很多人在聘請外籍看護時也會有一些關於外籍看護居住相關的疑問,我們一樣挑選幾個較為常見的問題作介紹,希望能解決僱主們心中的疑問
3.需要給外籍勞工提供住處嗎?
根據《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理辦法》,雇主有義務為外籍看護提供適當的住宿。這項規定旨在保障外籍勞工的基本生活需求,確保他們在工作期間有一個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
3.1家裡沒有多餘房間怎麼辦?
若家中有長輩或病患需要照顧但沒有多餘房間也可以讓外籍看護與受照顧人同睡一間房,並沒有強制規定一定要額外給外籍看護一間獨立房間,但雇主仍須確保居住環境的整潔和安全,且需要至少提供一張獨立的床鋪供外籍看護使用。
3.2看護可以外宿嗎?
看護外宿分為2種情況:
- 非休假日外宿:沒有強制規定,看雇主與外籍看護間的勞動契約規範。
- 休假日外宿:除雇主與外籍看護的勞動契約上有註明休假日需在何處住宿外,雇主並不能干涉外籍看護在休假日的行動包括住宿,但可以雙方協議休假結束時間及幾點返回雇主家等等。
原則上並沒有規定規範外籍看護外宿問題,全看雙方勞動契約及口頭協議。
3.3看護居住環境規範有哪些?
為了確保外籍看護在台灣的居住環境符合基本的生活需求和安全標準雇主在提供住宿環境時須注意必須保障以下幾點
1.安全衛生:外籍看護的居住環境必須保持清潔衛生,避免有蟲害或其他衍生問題,且應有適當的通風和採光,保障外籍看護的身心健康
2.居住空間:提供的住宿環境至少須有一定大小,且至少包含床鋪、衣櫃等基礎家具,讓外籍看護能夠滿足基本生活需求,且需保障外籍看護一定的隱私。
3.衛浴設施:雇主提供的住宿還菁也需保障有良好的衛浴設施,包含乾淨的玉是集衛生間,且需保障有正常穩定的供水和排水設施。使外籍看護能滿足基本居住需求。
4.安全設備:住宿處需有如煙霧探測器、滅火器等必要安全設施,保障外籍看護的人生安全,且需避免過滑的地板或鬆動的電線等有淺在危險性的因素。
這些要素旨在確保外籍看護的基本生活品質和安全,同時也促進雇主與看護之間的和諧關係。雇主在安排住宿時,應積極遵循這些標準,為看護提供一個舒適的工作與生活環境。
- 外籍看護常見問題補充

除了上述問題外還有一些雇主關於聘請外籍看護常見的問題,我們也蒐集了一些問題為您解惑
4.外籍看護要求離職怎麼辦?
在僱傭關係中也時常會發生外籍看護因生活習慣無法配合,工作勞累或其他個人因素等等想要中止雇傭關係,那這時雇主應該怎麼辦呢?
- 確認離職原因:雇主可以先嘗試與看護溝通,了解他們想要離職的原因或心態,這有助於雇主常是解決雇主及勞工雙方間的矛盾或問題,或是了解自身需改善的問題,若溝通上有問題也可以請仲介公司居中協調。
- 檢查雇佣合約:雇主也可以先檢查當初簽屬的契約,了解契約上關於離職的規範以及有沒有違約金、賠償金或關於其他外籍看護離職的衍生問題。
- 辦理提前解約:若是雙方達成共識中止勞動契約,雇主則需要像勞動部辦理外籍看護轉出,並在收到轉出函後至就業服務站登記轉出。
- 處理轉換雇主的事宜:
外籍看護在轉出期間其安置責任仍由僱主負責,雇主仍須提供住宿及繳納就業安定基金及繳納健保費,但經主管機關許可費只僱聘契約後則不需再支付健保費及就業安定費,但期間如有要求外籍看護工作仍需給付薪資。
- 工作交接:確保有序的工作交接,以減少對家庭照護的影響。可以請仲介了解現任外籍看傭的工作內容、受照顧人的情況等在轉達給下一位受聘外籍看護,或請現任外籍看護與下一位受聘看護禁行交接
- 尋找替補人選:
在辦理解約和轉出的同時,雇主也需要開始找下一位外籍看護,避免家中受照顧人有空窗期無人照顧的狀況發生。
4.1外籍看護逃跑怎麼辦?
根據《就業服務法》第56條規定,如果外籍看護在實際工作日內連續曠職3天,且在此期間無法聯繫,即可被視為逃跑。那若是遇到外籍看護逃跑雇主做那些事呢?
聯繫仲介公司:在還沒有認定逃跑時,即外籍看護無故曠職且無法聯繫的第1至第3天,雇主可以聯繫仲介公司協助尋找或連繫外籍看護,並討論後續事宜。
通報:在外籍看護失聯時雇主可以透過以下三種方式進行通報:
1.登入移工動態查詢系統進行通報。
2.撥打勞動部的1955專線進行通報。
3.以書面通知移民署及當地警察機關,請求協助尋找。
若外勞失聯滿3天以上即認定外籍看護逃跑,雇主有法律責任通報相關機構,包括:
- 當地勞工局
- 勞動部
- 警察局
- 移民署
通報應在外籍看護失聯滿3天的後3天完成,如遇假日則可順延。根據《就業服務法》規定若雇主未依規定通報可能會面臨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的罰緩,所以請雇主遇到逃跑狀況發生務必通報。
通報逃跑後的後續行動
根據現行法規,若外籍看護在聘僱許可的有效期間內失聯且通報滿1個月仍未查獲,雇主可以重新申請遞補其他合法看護。遞補是指以其他外籍看護接續原先看護的約聘時間,然而原先聘期若不滿6個月則無法進行遞補,所以逃跑外籍看護的聘期至少需還有6個月或以上雇主才能申請遞補。
若有因外籍看護逃跑失聯而導致照護工作的空窗期產生,雇主可先尋找臺灣籍看護進行原先的工作;也可善用衛福部的長照喘息服務,提供短期照護。在原先勞動合約期滿結束後再透過合法可靠的人力仲介公司尋找接續的外籍看護。
以上是我們整理出的幾個關於外籍看護較常見的問題,若您還有疑問或有其他關於外籍勞工的問題,也歡迎聯絡鋮鑫,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